在2025年国青男篮四国邀请赛中,17岁的混血后卫朱正用三场高光表现,彻底点燃了球迷的期待。这位身高仅1.80米的美式后卫,凭借场均10分、4.3助攻、2.3抢断的全面数据,不仅征服了主教练曲绍斌,更将曾经的“关系户”杨溢挤到了替补席边缘,宣告国青后卫线迎来新格局。
首秀对阵新西兰国青队时,朱正仅得6分的低迷表现一度引发争议,外界质疑其“美国四星高中生”成色不足,甚至难以适应高强度对抗。然而,随着比赛深入,他迅速调整状态:次战15分钟内高效砍下13分6助攻4抢断,末战又以11分4助攻的稳定输出率队击败塞尔维亚U22梯队。尤其令人惊叹的是,他在比赛中展现的爆发力——面对身高2.05米的中锋竟试图隔扣,尽管未成功,却将混血基因赋予的运动天赋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相比之下,曾被曲绍斌重用的杨溢却陷入泥潭。身高不足1.80米、投篮稳定性差、组织能力平庸等短板,使其在国际赛场上的劣势被放大。此前亚青赛上,他因与主教练的密切关系被质疑“关系户”,如今随着朱正、李悦洲(身高1.90米)等新锐后卫崛起,杨溢的出场时间被大幅压缩,甚至出现与朱正同时首发的“双矮阵容”试验失败,进一步暴露其战术适配性问题。
朱正的加入不仅弥补了控卫位置的攻防短板,更激活了全队战术。他美式化的突破分球与精准抢断,显著提升了攻防转换效率。而李悦洲的身高优势、冯傲的组织能力,以及张博源等锋线的火力支援,使得国青队不再依赖单一后卫,形成多维攻击体系。反观杨溢,其赖以生存的速度优势在团队篮球中显得单薄,加之段睿骐等伤愈球员即将回归,其生存空间恐将进一步压缩。
尽管朱正已初步证明实力,但国际赛场的考验才刚开始。欧美后卫普遍身高超1.90米,其对抗能力与投射稳定性仍需打磨。而杨溢若能提升投篮与大局观,或仍有逆袭可能。无论如何,这场新老交替的背后,折射出中国篮球对多元化人才的渴求——无论是混血基因带来的天赋,还是本土青训的深耕,唯有实力方能赢得舞台。